很遗憾,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,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!

一种小小氨基酸,蕴藏着巨大的农业生产能量

2025-10-27  来自: 南京禾稼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119

――南京农业大学汪良驹教授成功将 5-ALA 应用于现代农业品质生产

农业是国民经济产业,农产品是人类生活必需品。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,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。这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,更体现在质量追求。但是,随着人口增多和城市化发展,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,农业环境日益严峻。极端温度、旱 / 涝、盐 / 碱、水 / 土壤 / 空气污染等影响着农作物生长。如何在这些不良环境条件下增产提质,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,是一个关系到 14 亿人口大国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向前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。

南京农业大学汪良驹教授一直致力于果树、蔬菜等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调节与新技术研发推广工作。2000年,他赴日本千叶大学开展访问研究,接触到一种名为5- 氨基乙酰丙酸(5-ALA)的氨基酸。由于 5-ALA能显著提高棉花耐盐性,这让他意识到这种小分子物质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巨大应用前景。2002 年 1 月,他正式开启了 5-ALA 在中国农业生产上应用及其理论基础研究。20 余年来,他先后获得留学基金、自然科学基金、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、江苏省农业科技攻关、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、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资金以及南京市 321 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等项目的资助,积极投身氨基酸生物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研究。他带领的团队深挖 5-ALA 提高植物多抗性、促进生长发育、提高产量、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机理,同时,研究 5-ALA 在不同农作物上使用的技术方法,制定技术规程,研发技术产品,并将它们推广于水稻、小麦、苹果、梨、桃、萝卜、西葫芦等近百个物种,取得了显著的抗逆增产提质增效效应。

氨基酸

图1 汪良驹教授参加国内商业科技质量大会并获奖

1 5-ALA 在农作物生产上的创新应用

5-ALA 是一种含有氮和氧的碳氢化合物,拥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,分子量 131.2,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,是一种氨基酸。但与普通 α- 氨基酸不同,它的氨基位于碳链 δ 位,是一种 δ- 氨基酸。它不合成蛋白质,而是作为卟啉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必需前体,参与叶绿素和血红素合成,与植物光合作用中捕光色素复合体及光能捕获、光合电子传递与呼吸作用中氧化电子传递等生命过程有关。不同浓度的 5-ALA 具有不同生理功能,它不是植物激素,但同样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,在农业上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应用潜力。汪良驹教授的研究始于探索 5-ALA 对甜瓜耐低温弱光能力的提升作用。他发现,10~100 mg/L 5-ALA 可以提高弱光下幼苗光合能力,并提高植株耐冷性。这一发现为反季节瓜果蔬菜生产提供了新的提质增效技术。他把 5-ALA 运用于越冬萝卜的培育,发现可以使其直根又粗又长,增产 49%;用于西葫芦的种植,不仅显著提升产量,而且防止了病毒病蔓延;用于大棚草莓的栽培,不仅促成花,使果实提早上市,而且品质好,产量提高 15% ~ 18%;用于春茶的生产,发现茶头早多密,汤色浓香甜;用于冬小麦种植,保证叶色浓绿,根多苗壮,可抵抗后期台风危害,产量提高13%~26%。在桃树春季萌芽前 7天用 5-ALA溶液灌根,使得盛开花朵可以忍耐 -3 ℃低温达 6 h,基本解除了倒春寒对开放花朵与幼果的危害,给果树丰产稳产加上一道科技保险杠。

2 5-ALA 帮助水果增色添香

鉴于 5-ALA 可以提高植物耐弱光性,汪良驹教授推测它应该可以促进果实着色,因为果实着色不良的原因往往就是光照不足。如果耐弱光性提高,理应改善着色程度。2003 年 10 月,他在徐州果园开展田间试验。

结果发现,施用 5-ALA 的苹果果皮着色程度远远好于未施用 5-ALA 的对照组,而且果实风味品质和耐藏性也得到显著改善。2010 年,汪良驹教授团队获准在5 省 10 地开展田间药效试验,以及 12 项动物毒性试验和 12 项环境生物毒性试验。所得数据充分证明,5-ALA对动物,对环境友好,是一种安全绿色的苹果增色剂,因而获得新药品登记。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氨基酸能够同时提高果实外观品质、内在品质和贮藏品质。该项研究成果被收录至《中国农业年鉴》(2013)。迄今为止,5-ALA 促进果实着色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苹果、梨、葡萄、桃等果树生产实践。5-ALA 调控苹果花青苷合成的转录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Molecular Horticulture(图 2)。

氨基酸

图2 5-ALA通过MdWRKY71-MdMADS1模块转录调控苹果花青苷积累的分子机制(发表于Molecular Horticulture, 2025年)

3 5-ALA 促进抗旱,助力“双碳”

汪良驹教授团队的另一项重要发现是 5-ALA 促进植物叶片气孔开放。气孔是植物与大气间水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通道。之前的理论普遍认为,气孔关闭可以减少蒸腾失水,从而有利于植株保水抗旱。但是,气孔关闭是一种消极抗旱措施,因为它在减少水分耗散的同时也会阻止大气二氧化碳进入保卫细胞,妨碍光合作用。汪良驹教授的研究认为,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(外源 ABA 处理)下,5-ALA 都能促进气孔开放,从而提高光合效率。更重要的是,5-ALA 处理虽然引起叶片蒸腾失水增多,但它同时诱导细胞质膜和液泡膜水通道蛋白AQP 基因表达,根系能够从难以吸水的基质中吸收水分,从而提高叶片光合能力。这是一种主动的抗旱过程,可以把水分利用效率提至最高水平,同时又把缺水危害降到低水平。相关成果已经应用于南方季节性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干旱、半干旱地区的节水农业,以及设施葡萄和草莓等水果的节水栽培。

5-ALA 促进叶片气孔开放还有更深层次意义,那便是与“双碳”目标有关。我国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,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。处理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有物理型深海填埋法和化学反应法。除此之外,汪良驹教授提出“生物降碳法”,即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,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食品或食品原料,通过生物化学反应,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。

团队研究发现,施用外源 5-ALA 或者通过基因改良以促进内源 5-ALA 含量增加或信号增强,都可以增大气孔开度,增强生物固碳。他们挖掘出一系列与气孔调节有关的基因,如 MdPHB2、MdPP2AC、MdWRKY71、 MdDGK3-like、MdPTPA 和 MdBAM17 等。 人为调控基因表达,可以改变叶片气孔开度和光合固碳能力。把外源 5-ALA 产品金村秋施用到植物表面,可以显著促进水稻生长和产量提高,也能显著提高苹果、梨、桃等果实含糖量,促进阳光玫瑰葡萄的香气物质积累。2022—2024 年,他们在水稻上累积推广金村秋 140 万亩,稻谷亩产平均增加 57.2 kg,总产量增加 8000万kg。折合降碳量为 146万 t,相当于 40万t标准煤释放的碳量。在水果上,使用金村秋的冬枣糖度最高达 40,中油四号油桃糖度达 27.6,阳光玫瑰葡萄糖度达 27.1,泰山一号猕猴桃糖度达 24,翠冠梨和金陵黄露桃糖度达 16。这里的水稻增产和果实糖度提高均来自大气二氧化碳转化。可见,5-ALA 可以变废为宝,美化环境,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粮食和的瓜果。

它是一种新质生产力,可以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,创造出更高的农业产值和效益。

4 5-ALA 帮助农作物抵御环境侵害

汪良驹教授团队揭示出,5-ALA 能在盐渍化土壤上通过 FaWKRY40/70 转录调控草莓细胞信号分子,将根系吸收的有害离子(如 Na+ 、Cl- )排出体外,或区隔化于根系液泡,或从木质部汁液中卸载到薄壁细胞,减少向叶片运输;同时,能促进有益元素向地上部运输(图 3)。这样,叶片生理功能和植株生长得以维持,植物耐盐性提高。在受到镉、铬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,5-ALA 也能类似地将有毒元素截留在根系,防止其运输至叶片影响植株生长,减少其在产品器官积累,避免引起食品安全问题。这一技术已经应用于云南受镉污染地区水稻降镉实践。此外,5-ALA 亦能够促进植物对土壤中氮、钙、锌、硒等必需元素和有益元素吸收和运输。在氮肥减半情况下,使用外源 5-ALA 可以使水稻增产 10%,同时提高稻米食味品质。

氨基酸

图3 5-ALA诱导草莓耐盐性的转录调控与细胞信号通路(发表于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, 2025年)

在果园中施用 5-ALA,可以促进钙离子吸收运输以及在果实中积累,从而防止因缺钙引起的苹果苦痘病、秋月梨木栓病。5-ALA 可以促进益生菌哈茨木霉生长,同时抑制尖孢镰刀菌、灰霉菌生长,从而控制草莓枯萎病和灰霉病发生。5-ALA 的绿色防控效应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,而且减少了农业面污染,提高了果品安全性。

5 推广应用前景

汪良驹教授早接触 5-ALA 是因为其能提高棉花耐盐性,因而,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。他的团队把5-ALA 产品金村秋运用于江苏沿海滩涂水稻和小麦,普通水稻品种可以获得 500 kg 亩产,小麦亩产也达到 400 kg。在新疆棉花上,使用金村秋叶面肥的皮棉亩产比对照高出 25 kg。这些结果说明,5-ALA 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。目前,国内有多家企业利用细胞工程技术构建了廉价5-ALA 生产技术,为这种 δ- 氨基酸在中国农业上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。随着 5-ALA制备技术优化、分子机制层层破译、应用场景持续拓宽,这种小小的氨基酸将会释放出巨大能量,助力中国农业绿色健康发展。

专家简介

汪良驹,南京农业大学教授,南京市栖霞区政协委员。发表与 5-ALA有关的学术论文121篇,其中在期刊发表论文 64 篇,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件(一种促进果实着色的方法,ZL200410065334.3;一种生物氨基酸液态肥料,ZL201010204235.4;5-氨基乙酰丙酸在疏除果树过剩花朵中的应用,ZL201010564793.1 等)、 实用新型专利23件(一种翻料结构及肥料烘干设备ZL202223500319.X; 一种搅拌组件及混料设备,ZL202223358961.9 等),制定团体标准 1 项。创办南京禾稼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研发生产金村秋、禾稼春和秀果美等系列产品,获得 2023年氨基酸肥业十大品牌金奖。“5-ALA 抗逆提质增效理论的创建与应用”成果于 2024 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、江苏省园艺学会技术创新奖二等奖、江苏省现代农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成果奖

关键词: 氨基酸 5-ALA

总部地址:南京市卫岗1号 电话:025-84395265 董事长:汪良驹 手机:13851564195

南京禾稼春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销售氨基酸叶面肥,5-氨基乙酰丙酸,果树疏花


技术支持:凤凰网络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:苏ICP备16063027号-1

京公网安备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457号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